逝去的美好,只能留给回忆!

回忆录网

绝处逢生——我的1977年高考(吕丁倩)(16)

时间:2023-06-17 22:32来源:老知青家园 作者:吕丁倩 点击:

 

1977年高考采取先报志愿,再考试。如若成绩超出分数线,有可能被更好的学院录取,在1978年入校后零星听到过。这与最近2017年12月份央视《国家记忆》节目中关于1977年高考回忆也是吻合的,而且在录取中不一定完全按照考生最初填写的志愿排列。

 

顺便提一下,内蒙古招生则出另一类情况。国家把四类院校列为重点录取院校。其中有师范院校。内蒙古师院在各城市招生时,拿走所有超过分数线,报考志愿填写内蒙古师院的考生资料,予以抢先录取,尤其是津京沪老三届考生。怪不得内师各系77级人才济济。

 

就在包头逗留中,听到周围不少关于高考的议论。最令人胆颤心惊的仍然是政审。即使文革已经结束,人们的思维模式并没有变化。多年来围绕着政治运动出现了社会阶级划分,导致了政治上的歧视和不公平。尤其在招工,招生和招干这类关健时刻,政审可以直接让你飞黄腾达,也可以把你直接打入炼狱。每想到政审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虑不安。一天,我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奇想:独自去闯内蒙古师院外语系。既然成绩上线,按新的招生政策我应该通得过政审。我要亲自去力争通过政审。

 

我立即从包头乘坐火车到呼市。有位年轻的亲戚叫建国,正巧在内蒙古师院所在区域的派出所工作。他自告奋勇去打听外语系书记的住址。当晚,他带着我到家属院,建国年纪比我还年轻,我们俩莽莽撞撞地摸黑到王履安书记家。

 

敲了敲门,王书记太太应声开门。她很客气地请我们进屋。屋里摆设很简朴,王履安书记高大的个子出现在我面前,他带着微笑和蔼的样子,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绷紧的心情放松下来。

 

当我说明来意。王书记呵呵地笑起来,他很果断地说,你不要担心,我们主要看成绩和本人的表现。招生政策是重在本人,过去那样搞是不对的。王书记又询问我的考区和成绩,我一一说了。他说,你放心吧。把你们第一批全部招进来人数还不够。我们降低了分数线,又招了一批,口试通知已发出。

 

王书记态度和善,言辞诚恳,非常果断。听上去他对高考招生情况了如指掌,对有关家庭出身的招生政策的观点明朗。在言谈中显露出他的魄力和正义感。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一位领导干部就家庭出身问题大胆地发表公正的看法,我感到非常意外。我们谈了一会很快就离开了。临出门,王书记微笑着对我说,回去耐心等吧。

 

一路出来,我十分兴奋。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四十年以后回顾那次冒险行动,那情景真是一次幸运的"上访"。

 

从后来看到的各种资料中了解到,1977年高考中,全国有很多省市,学院和科系,仍然把政审这一关控制得很紧,并没有真正执行"主要看本人表现"这一政策,很多优秀考生由于家庭出身不好被拒绝录取。我认为,与其说“这是纯属执行政策中的失误”,不如说这是“长久以来对政审的已经固有的习惯做法”不会因一条新政策而很快改变。这是1977年高考留下的一大遗憾。普遍承认,1978年高考时政审有所好转,到1979年,政审才真正放松。 (责任编辑:管理员)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