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鱼可不是指当下的孩子在超市鱼缸前用手抓鱼玩的嬉闹,而是正儿八级的拿着工具到野地水塘里竭泽而渔。槽鱼(学名:鲫鱼)、鲶鱼、肉头萝卜(搞不清楚学名,现在也很少见了)、虎头叉(昂刺鱼)、趴壁虎(也不知道学名)、小龙虾、青虾米、黄鳝、泥鳅。。。。。小时候的每次抓鱼,总量不多,家里面的瓷盆,勉强小半盆而已。但品种丰富,以上提到的鱼和虾一样不少。是不是以前苏北人都是这么抓鱼的,长此以往,苏北就有了一道名菜:鱼杂或者鱼杂锅贴。听菜名就知道,鱼种相当丰富。一道菜鲜美无比,各种野味轮番刺激你的味蕾。人都说高明的大厨不管饱,只管刺激你的味蕾。这道菜不需要大厨,来个苏北老乡下厨,保管你一菜尝遍苏北湖中鲜。 小的时候,特别是上小学那会,对我来说学习就像雾里看花。有时它能给你带来无数的鲜花与荣誉,有时也让你看不透摸不着,除了能换来父母和亲戚只能撑上半天的笑容和一顿有鱼有肉的美味,好像也没什么其他的收获。但是美味我也可以不用学习来满足,自己下河抓那才能体现我真实水平和能力的事情。 小的时候上学都是走路去的,没有家长接送,更没有交警保护。在生产队中间的地头上二三成群就可以往学校出发,风雨无阻。我记得我小时候上学有三条路线,每条路线边上都有数不清的水塘,夏季插秧的时节真是大河涨水小河满,上学路上看到路边水塘里泛起的阵阵水花,真就想跳进去把鱼给抓起来。就这么瞄着,惦记着,期盼着。瞄着哪个水塘里的水花多;惦记着这水塘里的鱼可不能被其他人捷足先登;期盼着秋收的时节赶紧到来,我好来个一网打尽。 到了秋收时节,大河小塘的水都只有盛夏时节三分之一不到,来到塘边隐约可以看到河底的小鱼,心底的激动和小鱼的数量成正比。找个周末,拿上铁锹,带上瓷盆,拎起破竹篮,直奔小池塘而去。打好两道坝子,后面一道中间放上破竹篮过滤小鱼用,以防有漏网之鱼。接着开始用瓷盆舀水。站在两个坝子中间,光着脚板两腿岔开,手拿瓷盆放腿中间,一盆一盆的往坝外舀水。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看到身后的水塘里鱼虾乱蹦,热闹非凡。紧接着就是最兴奋的时间,两只手变身犁地的扒犁,仔细搜寻塘里的活物,不一会儿战斗结束,收获满满。除了盆里的鱼和虾,就是满身的臭泥巴,走之前还是要洗一洗,否则父母看到了可能又是一阵狂风骤雨。 回到家一阵忙活,收拾一下鱼获,立马下锅,不需要什么复杂的烹饪技术,放上油盐酱醋,点缀上香菜,半个小时那就是一锅鲜美的鱼杂。苏北人中午吃面比较少,因此我们家鱼杂上桌后,鱼汤泡米饭是标准范式,对农村娃来说,这就是宫里的满汉全席。几年前去北边的丈母娘家才知道,北方与江苏的吃鱼法不一样。北方喜欢红烧,一顿饭下来会问你,吃了几条鱼啊?或者吃了几块啊?苏北不一样,苏北吃鱼主要是喝汤,两条槽鱼就可以下锅烧上一锅大大的鱼汤。苏北人对于白白的鱼汤还是情有独钟的,小的时候,生病了喝鱼汤,补身体喝鱼汤,孕妇产后鱼汤是必不可上的食补佳品。家里亲戚都说我们兄弟俩聪明都是因为平时爱吃鱼爱喝鱼汤所致,有没有科学依据我不知道,但是爱吃鱼我是真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