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美好,只能留给回忆!

回忆录网

回忆宁夏广电事业的初创(蔺法先)(2)

时间:2022-11-19 23:14来源:网络 作者:管理员 点击:
玉林、李雁两名行政人员。中广局还答应给配备一位台长。我们于1958年7月初乘火车到兰州搭乘运送修包兰铁路物资的火车到中卫,再乘汽车于1958年7月7日到达银川。

二、第一篇录音报道的播出

大家到银川后,很快就进入角色,开始各种准备工作,1958年8月1日包兰铁路南、北两路修路大军将在银川会师,使包兰铁路全线贯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知宁夏电台筹备小组,希望为他们提供一条录音新闻,当时决定由沙荻和孙道真负责编采,吴彦林和耿长庚负责全部技术工作。他们从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设在银川的广播服务部借了两部国产“钟声”牌旧录音机和话筒,四人用手推车去火车站搞录音采访,回来后,又经过人工剪辑,到羊肉街口电信局通过电话线传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各地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中头条播出。当听到:“现在播送宁夏人民广播电台传来的录音报道包兰铁路全线贯通通车”时,大家高兴极了,其实当时宁夏电台尚在建设之中。

三、接上海广电支宁人员来宁

中央组织部决定由上海市为宁夏配备广电成套人员,要宁夏派人去接。自治区工委派李素本、石增瑞和我组成工作组,李素本任组长,8月下旬到达上海。上海市委组织部和宣传部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对此项任务非常重视,很快将可支援宁夏的干部档案交给我们。经过审阅档案和反复协商,确定行政领导、编、采、播和技术干部共95名,连同家属、子女和保姆共250多人,包了两节车厢,于9月25日上午10点到达银川。

四、吃住条件很差但大家情绪很好

车到银川后,我先行到电台(现文化东街)检查大家的吃住之事。一看,我傻眼了,既没有吃的更没有住的。在银川的同志解释说:“我们原想你们会早点通知我们,你们会分批到达……不过请放心,保证12点钟叫大家吃上热饭,晚上有睡觉的地方”。我也理解当时的难处,随即去看住房,是尚勇巷(今湖滨东街)的两栋粮库,空荡荡的,无奈也只能如此了。12点过后,大批人员进城,吃的是稀饭。男女分住,土地当床,上面铺的麦草,条件十分差。但大家情绪很好,没有一个人发牢骚。还有的人打趣说:“这要比当年红军长征时好多少倍了”。不日,天气突变,几位上海同志感冒发烧,为了能让大家便于自己照顾自己生病的配偶和子女,只好男女混合住了,一个家庭一小片,中间挂一块床单什么的,单身男女(未婚)被分别安置在仓库的两头住。

五、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当时的干部真好,虽然生活条件如此差,第二天几乎全体同志一起到筹备组报到上班,接着就和先前到达的同志一起外出采访的、安装机器的调试设备的等,为迎接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在国庆时开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经过数天的紧张奋战,10月1日,上午8点开始试验播出。上午10点,银川地区各族人民在南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周年,我们第一次做实况转播。播音员是上海支宁来的仓凯纳(男)和彭玉真(女)。虽然播音员与游行队伍非常陌生,但在转播现场有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近10人,总指挥是刘亚民,为避免出差错,大家精神高度集中,转播工作历时3个小时。由于记者事前深入了解情况,介绍游行队伍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