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时代的列车终于艰难地驶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国家近乎“万马齐喑”的局面,党的领导痛定思痛。反省之余,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悠悠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从此揭开了前无古人的崭新篇章。灿烂的阳光,重新温暖了神州大地,也为我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九八零年,建筑队的主管会计突然调走了,建筑队一下子没有了会计。这时的我,已经是一名熟练的预算员,工作上得心应手。尽管如此,潜意识里还是有一股进取之心激励着我,鼓励我不断调整人生轨迹,寻求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财务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当时建筑队内部还无人有此能力担纲此任,于是,在建筑队的领导们为谁能担当会计重任而大伤脑筋之时,我“毛遂自荐”,当上了建筑队的主管会计。 这又是个陌生的领域,就象当技术员一样,一切又要从头学起,而且还没有人“传帮带”,一接手就要开始履行职责。怎么办?还是老办法,边干边学。我找来一些财务书籍,专心致志地钻研进去。我学会了记账方法,掌握了企业资金运行的规律和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我当过预算员,又做过统计工作,熟悉工程核算。发挥这个优势,我把会计核算和工程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严谨的数据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我经常四处奔波,下到各个工地,察看工程账目,检查资金和材料的使用情况,为施工人员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我勤奋的作风,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取得了人们的信任,而且开创了建筑队财务管理的新局面,也为我日后担任企业全面的领导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期间我有过一次惊心动魄的历险,至今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那时建筑队在十堰二汽承接有工程项目。当时十堰这座山城开始建设不久,城市基础设施十分简陋。一道一道的山沟里都在挖山炸石,修建房屋,整个城市就象一个庞大的建筑工地,繁忙而杂乱。 夏季的一天,我坐火车到十堰工地去检查财务账目。傍晚时分,我在十堰火车站下了车,正遇上一场滂沱大雨。我们的工地在离车站十多里的一个山沟中,以前我和其他同志来过几次。眼看天就要黑了,没有车,附近也没有旅馆,无奈之下,我只得认准方向,一头扎进风雨中。天渐渐黑了下来,幸好我带了一个手电筒。我拧亮电筒,在泥泞的路上跌跌撞撞地走着。凭着记忆,下了前面这道坡是一个小山谷,谷底有条小溪,过了小溪,再翻过一道山梁就到我们工地了。这条小溪,我以前曾经走过。溪水上有座小木桥,桥下流水潺潺,清彻见底,水深的地方可及人的膝盖,浅的地方刚刚淹没脚脖。天气晴朗的日子,这里是满目青山,古道夕阳、小桥流水,一派诗情画意。可是眼下这一切已经不复存在。 连日的大雨引起山洪暴发,小桥被冲得尸骨无存,涓涓细流变成了滔滔大水。手电筒的惨淡光线下,奔腾的河水如同一头脱缰野马,挟裹着滚滚浪涛,不可一世地冲向迷蒙蒙的黑暗之中。河水的轰鸣声仿佛千军万马在纵横驰骋,使人胆颤心惊。河对岸,远处工地的灯火在风雨中闪闪烁烁,使人格外心驰神往,可又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即!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进退两难。幸好往这个方向走的还有几位别的工地的夜归人。大家互相鼓励,手拉着手,摸索着在水浅的地方踩着河底光溜溜的卵石,小心冀冀地向对岸移动。走到河中间,水已没及腰部。层见叠出的漩涡无情地撕扯着人孱弱的躯体,仿佛存心要将人拉向深渊。我生来怕水,此时只有紧紧地攒着同伴的手,死也不敢放松。突然,一道激流冲过来,我的脚一滑,顿时失去重心,一下子歪倒在水中。刹时间只觉得胸闷气短、头昏脑胀,好象世界末日就要来临。我本能地张口呼救,苦涩的河水一下子灌进口中,我的意识渐渐模糊起来。浑浑噩噩之中,只觉得几只有力的大手将我拽出水面,我得救了。拚命吸了几口珍贵的空气,我清醒过来,一看已经到了对岸。几个同伴除了我之外,一个个都有惊无险、平安无事。大家如同劫后余生,额手相庆。雨渐渐下小了,我们稍事休息,继续自己的行程。身后,湍急的河水还在不依不饶地咆哮着,仿佛是一头丢掉了口边猎物的饿狼在心有不甘地号叫。好不容易走到工地,已是夜半三更。同事们打来热腾腾的洗澡水,我脱去水淋淋的衣服,舒舒服服地洗了一个澡,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肉丝面,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只觉得浑身轻松无比。想起几个小时前发生的事,真有恍若隔世之感。这么些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这次危险的经历,我总禁不住心有余悸:当时若葬身激流,被冲到不知名的什么山沟,在那异乡僻壤,岂不成了无名尸体一具! 我就这样不辞劳苦地、勤垦地工作着,以诚实的劳动、朴实的作风,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一年以后,我兼任了财务股长,掌握了审批财经的大权。我成了建筑队举足轻重的人物,开始进入建筑队的“决策阶层”了。 一九八四年,建筑队迎来了她的三十岁生日,这时的建筑队,经上级批准,已改名为区第二建筑公司。对于人类而言,“三十而立”,应该事业有成了。而二建公司这个三十年的老企业,由于历届领导人都是工人出身,虽有工作热诚,但苦于文化程度不高,管理素质不强,企业一直进步不大。上级组织部门也曾向建筑队派过好几位行政干部来主持工作,虽稍有起色,但还是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毕竟是隔行如隔山啊,几位调来的干部都先后离开了建筑队。“优胜劣汰”!生存危机使上级党委意识到,二建公司要想在发展上有一个大的变化,就要动“大手术”,要让懂行的“明白人”来当这个家。于是,决定在公司内部选拔。上级组织多次派人考察调研,又搞了两次“民意测验”,结果得票最高的居然是我,这一结果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与当年搞“阶级斗争”找“反革命”时的情形是何其相似,当时我也是“众望所归”成为单位惟一的有“现行反动行为”人啊!如今推荐选举单位负责人,怎么又是我呢?组织上找我谈话,要我当二建公司的总经理;朋友们也纷至沓来地鼓励我,要我挑起这副担子。但是,鉴于当时人际关系的复杂,加上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当个副职还勉力可行,当“一把手”还稍欠火候。思之再三,我婉言谢绝了总经理之职,推荐另一位搞技术工作的同志当总经理,我只是当了一个分管财经的副总。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认为我当时的抉择是对的,尽管当时有很多朋友不理解,甚至为我扼腕叹息。 当了副总以后,虽然工作担子加重了,好在我已经有了好几年管理财务的经验,加上人脉也还不错,又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工作,干起来可说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我针对公司的具体情况,重新修订和完善了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帮助各个施工队建立规范的工地财务管理办法,狠抓单项工程的成本核算,从而提高整个公司的经济效益……。一系列财务管理办法实施下来,公司经济效益有了可观的进步,账上有钱,心中不慌,企业负责人的家也好当了,企业的其他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当了副总,我不能还兼着主管会计。那时候,公司虽然有通过人事局调进的大、中专毕业生,但是却没有一个是财务会计或经济管理专业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哩。我婉言拒绝了几个关系户推荐的人选,亲自在公司现有年轻人中进行考察选拔。最终提拔了一名高中学历、老实忠厚且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来学习会计,我当起了师父。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账,言传身教地教他如何管理公司和各项目部的资金,如何向建设方结账催款……。我尽心尽力地辅导他,他也不遗余力地学习。在我的鼓励和支持下,他还报名参加函授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的学习,边工作边学习,并最终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如今,我的这位徒弟已经在财务管理领域应付自如了,而且早就超过了我这个师父,后来还取得了“高级会计师”技术职称。嗬嗬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言不谬也,我心甚慰! 闲暇时间,我更加努力地学习新知识,不断为自己“充电”。我抓紧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充实自己,学习企业管理的知识,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我积极参加有关培训,先后通过了“会计证”、“会计师”的资格考试,取得了中级技术职称。早年的“大学梦”依然时时萦绕在我的思想深处,挥之不去。为了“圆梦”,一九八五年初,年届四十的我,报名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攻读“经济管理”专业。对于每周两次的面授课程,我十分珍惜,无论起风下雨,我起早摸黑地从未缺课。那时候,参加“自考”的人中,年轻人多,象我这样的“半老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在教室里听课,时不时还会招来异样的眼光。白天上班要工作,学习时间自然是在晚上。这时候,全家人都睡了,万籁俱寂,我却打起十二分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独自徜徉。就这样,“三更灯火五更鸡”,我风雨兼程地学了两年,取得了八门单科合格证书,其中有两门课还获得了培训学校的奖学金,令和我一起学习的年轻朋友们刮目相看。遗憾的是,两年后我就任了总经理之职,公务繁冗,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继续完成学业,被迫中止了另外几门课程的学习,致使我这一生,终究未能取得那张梦寐以求的大学文凭! 孩子们一天天大了,解决住房问题迫在眉睫。此时我们住的两间小平房已经由财政所折价卖给我们了。那时城市规划还不十分严格,很多人家都自行建造私房。虽然我的积蓄不多,但我还是决定“小兴土木”,改善一下居住条件。本着节省的原则,一切从实用出发,不图豪奢。经过反复测算,精心策划,我自己因陋就简地拿出设计方案。为了不招人闲话,我没有用自己公司的工人,而是雇请了另外一个和公司、和我没有任何关联的包工队,经过协商,明码实价地包给他们做。我和妻子两人是当然的杂工,每天洗灰筛沙、搬石运土、卸车下料忙个不停。有一天傍晚,运来了一大汽车水泥,一时找不到人卸车,在妻的帮助下,我也不知哪来这大的力气,赤膊上阵,又背又扛,硬是一个人卸下了这七、八吨水泥!过后肩背酸痛红肿,好些天摸都不能摸一下。就这样夫妻二人齐心协力,千辛万苦地干了两个多月,终于,一栋两层的小楼房起来了。虽然没有美仑美奂的装璜,没有新颖别致的家俱,但是,在我们眼中,它简直就是那富丽堂皇的五星级大酒店!我陶醉于无比的满足感中,几年前租住街角那风雨飘摇的破屋,遥远山村那断壁残垣的土坯房,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