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到7月中旬就开始安装。为不影响正常播出,安装工作都安排在夜里进行。机器刚一关,机房特别是槽路室的温度都在四十多度,为争取时间,也顾不了那么多,就立即开始工作,在那密闭的槽路室里,在狭小的空间里,一个个挥汗如雨,紧张而有秩序的苦干了一夜又一夜。有些安装是临时性的,试好了还得拆去,每次工作完都得开机试运行,以检查某些变动对机器是否有影响,确保一切正常才能休息。 发射机的高频系统分5级,晶体震荡器只要把晶体换成新频率的晶体即可,高周小盒(FU-50)和高前级(FU-80)原设计即可满足全波段覆盖,因此在5月领到新频率晶体后就作了试调并作好了记录。重点是高末前级、高末级和天线调配室,而高末级是其中的难点和关键。 到了8月份,在完成安装和各项准备后,就开始对以上各级槽路一个一个的进行测试和冷调。所谓冷调,就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按理论计算出的参数值安装好槽路的线圈和电容,用仪器测试结果,并不断调整参数使之达到所需要的结果。这是一个既繁琐又辛苦的工作,反反复复拆来接去,往往一夜毫无结果。既考验体力又考验耐心。只觉得时间过的特别快,顾不上喝水、上厕所,几个小时一晃而过,因为每次都得提前结束,把机器恢复原样,试机播出。每天的调试都要作详细记录,第二天再分析研究,准备好新方案晚上再干。特别是天线调配的测试,要把仪器抬到几百米外的铁塔底下,仪器由信号源、电桥和电平表三部分即三个箱子组成,在漆黑的深夜里搬来抬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发射台就那么几个人,白天还要安排正常的值班和检修,夜里人少了就干不了一会儿。那时既无夜餐、也无补贴,饿了都没地方吃饭去,可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毫无怨言。为了使那一天能顺利成功,这样的调试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天。 1978年11月22日夜里,发射台全体人员齐动员,分成高前级、高末级槽路、天线调配室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在事前进行了学习培训,人人都明确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由于我们作了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因此大约在23日凌晨1点左右就把改动的地方全部顺利改完,这为后面的热调机赢得了时间。 我们按程序一级一级的加电。前面几级都很顺利,只是在调调高末级中和时,中和电容太大调不出来,在改造中和电路后,将中和调到了最佳点。最困难的是高末级的调试。即使加半压也站不住,栅极母线与屏套之间打火。这既是在意料之中的事,但也把我们逼到了悬崖上。我心里明白,寄生震荡是我们这部发射机多年来不稳定的根本问题,也是今天考验我们的时候。寄生震荡的处理向来都是中波发射机最头疼的问题,处理不当轻则打火掉高压,重则击穿元器件。对这个问题我当然也作了充分的考虑和准备,在反复调整仍无效后,决定改原来的防振线路。从库房里翻出来了大概是1960年调机时废弃不用的几个铁线圈,用上后果然有效,手动、自动加半压正常,但加调幅试音时仍有跳火现象。经过反反复复的调试,仍难以找到最佳点。很快几个小时过去了,我心里也越来越焦急。就在这紧要关头,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李仲生沉稳的坐在控制卓上的神态,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关键时候要冷静,不能急躁。我再次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假负载,直接带天线调机,而仅经过“冷调”的天线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状态的;另外增加的高末极屏槽线圈因安装位置原因被架空在离原线圈较远的地方,这样一来,这部分线圈就没有参与到屏槽和中槽的耦合;加上分布参数的增加,都增加了调整的复杂性。心态平静以后,也就更细心、更沉着,坚持反复调试。经过手动、自动加全高压、断激励试验,加调幅冲击试验等几个关口后,在23日早上7点44分加上节目信号正式播出,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当然事情到此并未结束,机器的不稳定依然存在。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我们连续作战,查寄生振荡,调电声指标,测调行波系数等,逐步使机器达到较好的运行状态。改频得以成功,是和老领导刘亚民、同志的英明决策分不开的。在整个改频过程中,刘亚民、刘广川等各级领导多次到发射台视察、帮助解决问题,给了我们极大的信任、鼓励和支持。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