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美好,只能留给回忆!

回忆录网

回忆谈先生(薛京伦)(2)

时间:2022-08-31 00:38来源:网络 作者:管理员 点击:
论文。这是我遗传生涯中第一篇科学论文,对我以后几十年的遗传学研究工作的奠基、鼓舞和鞭策作用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

 1961年夏,复旦大学成立了遗传学研究所,谈先生任所长。我也从东北调回复旦大学。谈先生领导的研究集体,从建所到“文革”开始,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在医学遗传学领域,当时已与国际水平并驾齐驱。遗传所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遗传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他们在“文革”后,对我国科技腾飞、人才培养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由于辐射遗传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与延伸,中国的工作与成就引起了国际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谈先生率领我们,不放过任何机会,跟踪和分析国外相关工作动态,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环境化合物的遗传毒理监测和环境诱变剂的研究,先后两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了我国有关这方面研究进展的综述。为了拓宽本领域的研究,1979年,谈先生推荐我到美国Rose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RPMI)实验生物学系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在遗传毒理学、实验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深造。1982年,在谈先生牵头下,成立了中国遗传学会环境诱变剂委员会,有效沟通了国内外有关环境致突、致畸、致癌的信息渠道。现在回头看,当年这些工作,对于我国环境监测与保护、肿瘤预防、人口遗传素质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科学价值。1983年,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CEMS)正式成立,谈先生亲自任理事长,为学会的发展方向、社会功能掌舵护航。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在致突变、致畸变、致癌和风险评估等专业方向上出现长足的发展,并创办了全国性学术刊物,为中国的遗传学发展,尤其遗传、环境、健康的关系研究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90年,在谈先生栽培和举荐下,我被选为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当了家,更深刻体会到先生无比深厚的学术底蕴,在科学工作中显示出的高风亮节及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高度责任感。

 1972年,美国医生Martin Cline与德国医生合作,直接用兔子野生型乳头瘤病毒对两名高精氨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虽然两位患者的精氨酸水平下降了,但被科学界评价为一次不负责任的科学实验。谈先生从这例事件中,看到了遗传学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伦理问题,同时也极为前瞻地看到未来医学遗传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基因治疗。他鼓励我们不断关注国际发展动态,寻找机会、创造条件,启动中国的基因治疗。此后,我们在理论上、技术上、人才培养上做了十年多的储备。1987年,在国家“863”计划资助下,我们终于系统开展了人类血友病B基因治疗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该研究获得我国第一个卫生部颁发的“新生物制品人体观察”批件,在国际上首次对血友病B进行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成功地完成了4例血友病B患者的临床基因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的预期目的,这是我国首例系统、成功的遗传病基因治疗的范例,荣获199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和简化治疗手段,我们继续对该病种基因治疗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